好書推薦
有種,請坐第一排  [2017/9/12]
有種,請坐第一排圖片
面對年輕的一代,身處校園,站在教育第一線的蔡淇華老師,有著特殊的青春歲月。 就讀台中一中時,為了對抗霸凌,他曾帶水果刀上學;大學時又被當掉,讀了五年才畢業。 現今蛻變成優秀人師,生命中的挫折反而成為教學的動力,除了在課堂上侃侃而談、循循善誘,還帶領學生走出校園,實際參與各類關心社會的行動,以親身實踐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教育、社會及國家大事等議題。 蔡淇華老師擅長用講故事的語法和年輕人談人生,告訴他們如何面對未來,又該怎樣把握時間提升自身的能力,以及深入理解日後將一肩扛起的社會國家發展狀態。 這本書裡,字字句句流露出深情與懇切,蔡老師期望能帶領茫然的孩子們安然度過青春,具備萬全的能力面對未來的考驗。他更希望能邀請更多年輕人一起坐到第一排,勇敢地與磨練、機會面對面。(資料出處:誠品網路書店)

心得感想

(由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碩蔡艾倫實習生撰寫) 蔡老師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硬把知識塞給學生,而是「激發學生的熱情」。因為當學生有興趣的時候,自己就會主動想學了。對我來說,我的人生也是如此,讀到此感受到書中的內容與自己的生命過往呼應。過去我也是不愛讀書,也不知讀書的樂趣的學生,直到真正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事物,才開始找回讀書的樂趣,享受讀書。而如何找回熱情,在台灣教育中,我看見老師們正在努力著。 書中提到,作者的女兒因為在國中對數學失去興趣。而作者鼓勵其就讀高職,而在高職中找到成就感與價值感,進而找回學習的樂趣,越讀越有信心,最終考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。但是反思一般的家長很容易被成績、被讀高中比較好的框架所限制,而要求孩子要就讀高中,讓孩子失去了更多的可能性,這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地方,到底什麼是為孩子好,到底真的好聽的校名、漂亮的成績,代表著什麼,真的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嗎?我想這很值得思考。 書中的一個觀點是「經過整理的資料變成資訊」資訊整理之後變成知識,但是只有經過發表與批判後的知識才會有邏輯,這也是批判性思考的一種訓練。我認為這是我們很缺乏的訓練,因為教師本身也缺乏批判性思考,所以教師如何訓練學生具有批判性思考,我覺得是很困難的事情。可能需要教師的反思,才有機會改變現況。 作者認為非出國未必語文能力會提升,重點是你原本的實力累積了多少,而實力夠,出國才能幫助你學習的更多更快。這讓我想起自己過往的經驗,過去的交換學生、旅行打工的經驗都是如此,因為語文能力不夠,因此能交談的內容很有限,直到近幾年的語文能力有多進步一些,才發現能與人談得更深,只是有些可惜,錯過了當時很好的學習機會。讀到作者也提到相關的想法,覺得心有戚戚焉~。 書中談到禮貌的部分我覺得受益良多。因為不知道是因為家庭背景還是什麼原因,我總感覺得到自己對於”禮貌”的用字與態度基礎好像比其他同學低。例如我不知道怎麼寫信給老師是比較禮貌的,或是許多時候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、怎麼做是符合社會上所謂的禮貌。在此書中提到,例如基本的收到信不應該拖一周才回信,或是怎麼稱呼上位者的稱謂,或是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,但是又保有婉轉和禮貌。如若老師方便,煩請撥冗回覆,不勝感激。這就是我過去沒有學到的表達方式。覺得很受用也幫助自己反思自己的表達是否禮貌。這真的是有世代的差異,也是我們年輕人要學習的地方。 這本書很有意思的地方是不斷反思”學習”到底是怎麼一回事。在台灣學習好像成為了成功的工具代名詞。但是此書幫助我們思考,回到學習的本質探討其內涵,跳脫學校的框架,單純從另一個角度認識學習的意義與樂趣,看見以興趣為基底的終生學習是多麼有趣。我也認同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下,學習變得重量不重質,許多成果聚焦在數據成效,但是忽略學習的過程與品質。而重新思考學習的意義與內涵,我認為是重要的,也非常有意義。若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學,無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,學習便很難繼續,因此停下來思考,也許可以幫助我們走得更遠更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