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書推薦
我的孩子們  [2017/12/7]
說明圖片
在雲林的偏鄉山間,沒有鎂光燈、沒有掌聲,資源貧乏。 11年來,他卻沒放棄任何一個孩子。 哪怕是偏離正軌的孩子,他也總以一己之軀,奮力迎上。 他深信,每個孩子,都能找到獨特的方法飛翔。 他不是正式老師,卻比正式老師付出更多。 一部童年電影「魯冰花」開啟他的教師夢,多年來,他為孩子無悔燃燒。 因為嚐過被老師放棄的痛苦,所以特別同理孩子的困難;求學過程2次的開竅經驗,他擁有獨特的「等待」哲學;站在教育最前線,他不斷反省、調整,因為沒有一種教育適合每個孩子。 再沒一種行業,如同老師般,能那麼細膩綿長又深入的影響另一個人。他珍惜學生說「不會」;堅持學生「學會」,而不是「考好」;他堅持哪怕生活不豐厚,但對人付出關心,幫助比我們更困難的人,是下一代最需要學習的事。一般的老師是教書,他卻教做人,後者在我們價值雜沓的社會中,愈顯重要,卻也愈難做到。(資料出處:博客來)

心得感想

(由明新科技大學-李佩諭實習生撰寫) 書中提到:「老師真的是個很傻的職業,一點點的感動,換來掏心掏肺的付出。想一想,你是不是也是這樣?若是,你非當老師不可,因為我就是這樣,而且心甘情願。」因為這段我,我問我自己,會後悔走幼教這條路嗎?我跟書中的尉成老師一樣,我不後悔,我反而愛上這條不歸路。 讀後有許多感觸,在作者敘述的內容中,提到許多幫助他的人,像是孩子的家長與同事,以及周遭的環境,都會深深影響孩子,其中有一個故事提到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,再學校由老師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,在家裡由家長給予孩子正向的肯定與鼓勵,因為家長與老師一同努力,才能讓教育發揮最大的功能,「真正」得幫助到孩子,這一段敘述,充分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,教育不再只是老師的事情,而是家長也要付出時間學習的事情。 作者最令人敬佩的是,他的觀察力與分析力,十分敏銳,他不放棄每一個孩子,作者說到:「對孩子,千萬別被第一印象和別人的評價所影響,這些訊息可以參考,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去深入了解孩子,用公平的角度去認識孩子,你或許會發現孩子不為人知的一面。」這一段簡單容易理解的話,實際上,在教育現場,還是需要加強的,每一個刻板印象都會影響你對孩子的了解,每到一個新環境,應該要放下刻板印象,重新得去認識每個孩子,視每一位孩子為獨立的個體,尊重他們的個別差異,給予適合他們的教育。每一段內容都是作者每次教學後,省思再改進,一步一步的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,每一個小故事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孩子的用心與積極。最感動的是作者,認真看待孩子的笑容與擁抱,把每一個小動作,視為孩子給予的回饋,因為孩子的即時回饋,成為作者學習教育的不歸路。 看完這本讀物後,我問我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老師,這個問題是我還在找尋答案的問題,現在我有明確的答案,我想跟作者一樣,有敏銳的觀察力,有強壯的毅力,有不斷省思的能力,永不放棄的決心,能正向的思考的老師。我覺得老師就像是一個製造者,幫助孩子「製造」信心、快樂、正向、成就與希望,每次的教學不一定會成功,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挑戰,才會找到屬於自己「真正的教育」理念,就繼續為我的幼教不歸路說聲加油吧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