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書推薦
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  [2017/11/14]
說明圖片
怎樣的學校才是卓越的?怎樣的老師才是傑出的?為什麼有些老師讓學生畢業多年之後仍銘記於心?答案不只在老師做了什麼,更在他們是怎樣的老師。最優秀的老師深切相信,教學確實攸關重要,所有的學生都能學習。透過一個個幽默、動人的故事,本書為我們描繪精彩教學的典範,並舉出學生展現創意和發掘自己潛能的實例。   教學不是單向傳遞知識,而是促進學習──秉持這種信念的老師,只要花心思了解學生及學習的過程與本質,便能夠創造更成功的學習環境。這正是本書的核心理念:優良教學是可以學習的。作者針對一些最優秀的大學老師,探究其集體智慧與技能。這些,不僅是教育工作者的職能重心,也是所有學生和家長理應關切的課題。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」不是口號。本書讓我們領悟它的真正意義。老師由此學會教學,學生由此學會學習。(資料出處:博客來)

心得感想

(由臺北市立大學-楊靜琴實習生撰寫) 【引言】   「好老師」的定義是什麼呢?一名傑出的教授,基本上都已具備實質且卓越的教學成果,此外,也會以各種方式對學生的思想、行為和感受產生持續且深入的正面影響。然而,要如何達到對學生的「深入且正面的影響」,則是後續作者探討和研究的議題。 【心得】   在這本書當中我印象最深可分為七個部分:   第一,作者討論好老師對於「學習」的想像為何?大部分被評為好老師的人,其基本上認為「知識是被建構出來,而非被動的接受」因此,老師的任務即引導學生建構知識,在這當中可以從生活經驗著手,並且幫助學生了解知識脈絡,從基礎當中延伸。   第二,要如何達到「深度學習」?研究對象普遍認為學習者需經歷「認知上的衝突」該衝突將成為改變的動機。然而,我個人認為這部分對於剛實習的老師是很有挑戰的部分,因此,這部分可以成為觀摩教學的焦點。   第三,作者也有提到「提問」和「關切」是非常重要的部分,前者不單單是教師的提問,也包含教師成功激發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。後者則是強調人們在自己所關切的議題當中,其學習的成效是最好的,因此,教師在安排問題情境時,要盡可能與學生產生關聯。     第四,好老師是如何準備教學?對於實習老師來說,這點很值得探討。普遍來說他們會思考「當你準備教授一門課程時,會問自己什麼問題」?基本上,任何與學生接觸到的環節都是思考的重點,例如:討論的內容和方式、學生的學習目標等等。但有兩點很重要就是要「站在學生的立場」,以及強調學生的「主動性」,甚至能協助學生在在課堂之外能持續的學習。   第五,好老師對學生的期待只會「更多」且會營造自然性的批判學習環境,讓學生面對複雜的問題情境,目的是希望能挑戰學生舊有的觀念,促進重新思考,以及檢視現實的情境。在這過程當中專家指導、形成性的評量是不可或缺的關鍵,在過程當的引導也是非常重要,不能只單看結果。   第六,老師要相信學生是渴望學習且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,對學生要有強烈的信任感以及尊重,當然一名好的老師也會分享自身的經驗以及學習竅門,還有源源不斷的教學熱情。   第七,好老師會引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。在試教學的過程中,老師常強調學習動機的重要,所以,某些老師會採用小組或個人加分制,表面上效果不錯,學生的確會為了加分而表現出認真學習,但是能否真的能夠引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,卻無法有效地觀察出來,倘若該方法使用過度,反而會抑制學生的學習動機,造成本末倒置之效。故此,研究對象認為學習動機其關鍵在於「學生對自我行為的控制感」若是學生認為自己能夠主導自我,將有利於其學習動機的引發與維持,反之,則會削弱學生的學習動機。